Brain in the vat:海豚刑警+motorik+逃走鮑伯
缸中之腦(英語:Brain in a vat),又稱桶中之腦(brain in a jar),是知識論中的一個思想實驗,由哲學家希拉蕊·普特南在《理性、真理和歷史》(Reason, Truth, and History)一書中提出。
實驗的基礎是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為神經訊號。假設一個瘋子科學家、機器或其他任何意識將一個大腦從人體取出,放入一個裝有營養液的桶里維持著它的生理活性,超級電腦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電訊號,並對於大腦發出的訊號給予和平時一樣的訊號回饋,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其實是電腦製造的一種虛擬實境,則此大腦能否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虛擬實境之中?
這個思想實驗常被參照來論證一些哲學,如知識論、懷疑論、唯我論和主觀唯心主義。一個簡單的論證如下:因為桶中之腦和頭顱中的大腦接收一模一樣的訊號,而且這是他唯一和環境交流的方式,從大腦中角度來說,它完全無法確定自己是顱中之腦還是桶中之腦。如果是前者,那它的想法是正確的,他確實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。如果是後者,那它就是錯誤的,它並沒有在走路或划船,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電訊號而已。一個大腦無法知道自己是在顱中還是桶中,因此這世間的一切可能都是虛假的、虛妄的。那麼什麼是真實?
它有許多思想原型,如莊周夢蝶、印度教的摩耶、柏拉圖的「地穴寓言」、笛卡爾的「惡魔」和「我思故我在」。
這一思想影響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:
《駭客任務》
《全面啟動》
《啟動原始碼》
《飛出個未來》
《異世奇人》
《PSYCHO-PASS》
–
【Brain in the vat:海豚刑警+motorik+逃走鮑伯】
日期:12/7
時間:19:00
地點:PIPE Live Music
票價:400
Categories